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x
河蟹出现头胸甲内有乳白色液体或者半固体,通常称之为“牛奶病”!在辽宁盘锦很常见。
大连海洋大学马红丽等从辽宁盘锦地区发生“牛奶病”的河蟹上分离到的致病菌经过18S rDNA 分子鉴定为二尖梅奇酵母。酵母属于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目前文献显示各组织严重乳化,甲壳内有大量牛奶状液体症状的三疣梭子蟹分离出酵母菌;酵母菌感染的患病罗氏沼虾的血淋巴变为乳白色、外骨骼变黄、肌肉浑浊不透明、肝胰腺肿胀。以上从发病并引起大量死亡的水产养殖动物中分离到的酵母菌为致病菌的都是低温期间发生。而三疣梭子蟹发生“牛奶病”症状目前报道有血卵涡鞭虫、微孢子虫、弧菌等,这些发病水温相对较高。
发病河蟹活力差,部分河蟹体表寄生纤毛虫,未见有其它明显症状;发病严重的河蟹解剖头胸甲内有大量乳白色液体,三角瓣、内膜、心脏、鳃等发白,取鳃置载玻片上,用镊子按压能挤出乳白色液体;部分肝胰腺萎缩甚至糜烂;剪开附肢,可见肌肉纤维组织模糊,和乳白色液体。显微镜镜检乳白色液体发现有大量颤动菌体。 附肢肌肉可见乳白色液体 另外根据其他文献报道,反映辽宁养殖河蟹发生“牛奶病”症状集中在低温期,水温低于20℃时危害大,高于20℃发病率降低,呈慢性死亡。可以感染所有规格的河蟹,越冬后4月份的放苗阶段以及进入10月的成蟹暂养阶段发病率高。由于样本较少,数据可能存在偏差,详细流行情况还需要继续调查。
因此,初步分析低温阶段河蟹发生“牛奶病”并造成危害和酵母菌关系较大。 发病初期鳃发黄 发病中后期,解剖明显有乳化症状 镜检可见大量颤动菌体 第二部分我们来说一下,这个越来越普遍常见的牛奶病,是否真的是无药可治?
螃蟹养殖的特殊性,如果不是到了发病的最后时期,我们基本发现不了,一旦发现,基本就是无药可救,因此对于牛奶病,预防毫无争议的是最佳选择,要根治牛奶病,先从源头下手,源头在哪?源头就是我们的蟹苗。
很早之前我们讲课的时候就说过蟹苗的选择,就近原则,就近还熟悉的最好,千万不能贪便宜!
有人会担心我周围的蟹苗老板,去年拿的是辽宁的白籽,是不是他养殖出来的蟹苗我也不敢拿呢?这个问题不需要担心,没有蟹苗是天生的牛奶病,前面也说过了,体质环境病原三方面共同决定,即便是辽宁的白籽,拿回来经过合理的管理,足够的营养保证,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增强体质,养出来的螃蟹基本是没有问题的。 目前市面上的虾青素鱼龙混杂,有类胡萝卜素、类虾青素,有粉剂的也有液体的,一般粉剂的都是海洋红酵母,并不是真正的虾青素。所以选择使用要谨慎。专家建议虾青素一定要选择纯天然,易吸收,效果好。 其次,抗氧化性最强,虾青素分为左旋、右旋、消螺旋,只有左旋的虾青素抗氧化能力才是vc的6000倍,右旋以及消螺旋的抗氧化能力和左旋的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选择抗氧化能力更强的左旋才可以起到更佳的效果。
前面我们说到了,该病的致病菌是一个条件致病菌,即当底质水质环境差的时候就易大量滋生!如果再加上螃蟹长时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长时间的低温、恶劣的水质环境再加上螃蟹体质虚弱这种情况就容易被感染得牛奶病!“健康螃蟹”经过“养殖、暂养过程”,又刚好满足三个条件:“长时间低温环境”、“水质、底质恶劣”、“螃蟹体质虚弱”,那么螃蟹就容易被“真菌感染”,从而导致河蟹出现“牛奶病”。
纳米银,物理穿透杀菌,广谱杀菌700多种,对真菌细菌都有效,不产生耐药性; 独家技术,5-7纳米银离子,粒径小,像子弹一样穿透细胞,破坏细胞结构,使有害菌无法繁殖生长,而且刺激小,蜕壳期也可以用。
总而言之,得了病,想去治,花钱出力人又累,效果还不见好,螃蟹养殖有它独特的特殊性,预防意识永远要有!
|
渔医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