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x
一、生物学特征
孢子虫是具有一种独特结构的细胞器(即顶复体)的寄生原生动物,故又称顶复动物。
顶复体是其感染宿主细胞的重要胞器。鱼类的孢子虫一般为细胞内寄生,多为两宿主生活史,通过运动的、蠕虫状的子孢子感染宿主,往往子孢子被特殊的外壳包被形成卵囊以抵行外界不良环境。
1.形态
顶复体多见于生活史中感染阶段虫体的前端,如子孢子或裂殖子,有时也可见于滋养体。顶复体由多个细胞器组成,极环呈电子致密状,一到多个,位于虫体的前端类锥体在极环之内,由许多呈螺旋状盘绕的微管组成,为一中空平头状的圆锥体结构,位于体的前端;棒状体是若干从前端经类锥体往后延伸至核前沿的管状孢器,形似棒球棍;线体位于棒状体周围,呈短杆状的电子致密胞器;膜下微管始于极环,由前向后延伸,其目是重要分类特征之一,一般认为其有运动和支持的功能。虫体具1细胞核、1 核仁,核分裂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只在合子中进行一次,生活史的各个主要时期为单倍体;具高尔来、线粒体和内质网,线粒体具管状嵴;食物泡多以脂小体的形式存在。鞭毛仅见于运动配子,位于配子后端,数量变异较大,通常 1~3根。
2.生活史
艾美耳球虫和隐孢子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如下三个时期:
裂殖生殖:开始于子孢子侵人宿主细胞,侵人的子孢子常外包纳虫空泡,位于宿主细胞质或细胞核中,侵入后子孢子变圆,开始分裂,成为裂殖体。裂殖子(或称营养子)形成于裂殖体中,释放的成熟裂殖子又侵染其他宿主细胞,形成二代、三代裂殖体。球虫裂殖子具有易识别的核、类锥体和覆盖裂殖子的三层膜表皮。表皮球虫的纳虫空泡壁为一单层膜状结构,虫体孢质与宿主细胞间的良好代谢交换通过空泡突触来保证。而隐孢子虫的纳虫空泡为非完整型,由肠细胞微绒毛构成,仅在位于肠腔一端包裹裂殖体。
配子生殖:始于最后一代裂殖子分化为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大、小配子分别发育于大、小配子体内。小配子具核(一个)、线粒体、微管,顶端有一顶体,多具鞭毛,但也有呈变形虫状的。多数种类的大配子发生于宿主上皮细胞的孢质顶部,超微结构显示大配子体孢质含有支链淀粉、脂粒及两类壁形成体。大、小配子结合(受精)后形成结合子,并分泌一层透明膜,把身体包围形成卵囊。配子生殖是顶复门动物的有性生殖阶段,结合子是其生活史中唯一具有双倍体的阶段,合子形成后立刻进行减数分裂,又进入单倍体时期。
孢子生殖:是结合子在进行减数分裂之后所进行的分裂生殖,也是单倍体时期,合子在卵囊内经过多次分裂形成许多孢子,每个孢子或者不分裂,或者再分裂成 2、4 或8个子孢子,而后卵囊破裂,子孢子逸出宿主至水环境进人传播阶段。
二、艾美耳球虫
鱼类艾美耳球虫(Eimeria的膜状结构,成壁体不易观察。大多鱼类艾美耳球虫在宿主体内形成子孢子,且许多种寄生于肠外组织。
大多数种类为单宿主生活史,某些种兼行异宿主生活史,每个卵囊包括4个孢子囊,每孢子囊含2个子孢子,孢子囊壁光滑,具顶部开口,开口常由一环状或球形把手状的栓体塞子塞住,而在某些种类中,类似塞子结构(亚体)依在子囊壁内表面。子孢子脱囊时,栓体分解,子孢子从开口释出。大多数种的生活史发育阶段(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大在宿主细胞质深部进行的。
孢子虫在鱼体寄生、繁殖和形成胞囊,导致寄生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其正常机能,引起相应的症状,影响鱼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一般以寄生在鳃、肠、体表和神经系统的种类危害较大。孢子虫的繁殖时间在夜晚,因此用药在下午5点前后最佳。
|
渔医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