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医考试网 发表于 2022-10-19 16:59:43

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首次收获大黄鱼65吨

      一艘10万吨级养鱼工船下水投运,第一次见它的人惊呼:“比航母还大!”带着鱼苗,它向远海出发了,游弋、放牧、逐浪追天。大船满载归来,来自这艘养鱼工船的首批大黄鱼起鱼上市,吃到的人都啧啧称奇“北方也能养出这样的大黄鱼”。这艘船叫“国信一号”,它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它的故事是一段山东不断向海图强、向海洋要食物的开拓历程。      今年5月20日,“国信1号”在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交付运营,被正式命名为“鲁即渔养60616”。它的交付是中国深远海工业化养殖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这是世界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研发、建造,开创诸多国际先例。
      它是一艘船,也是一座移动的“海洋牧场”,能完成鱼苗入舱、投喂养殖到起捕、加工、运输的全过程,在一艘船上构建起一座渔业养殖加工厂。      一艘船的意义在于海阔万里任它自由驰骋。而当它是一艘能耕海牧渔的船,它驰骋到哪里,就把那里变成蓝色的良田。顷涛万里因它拥有了养殖的价值,遥远的海域也因它能给国家和人民供给优质蛋白质。
    国信1号从山东青岛的海域出发,驶向深远海,它将常年游弋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列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间,开展大黄鱼等高品质鱼种养殖。    10万吨级“渔业养殖航母”!厉害了,国信1号
    国信1号船自带科技与智慧的光环。它由青岛国信集团联合中国水科院、中船集团研发建造,投资4.5亿元,船长249.9米,排水量近13万吨,载重量为10万吨,堪称“渔业养殖航母”。它解决了船载舱养、静音环境、陆地船岸一体化信息技术以及减摇制荡等6大基础课题的攻关。它被誉为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大国重器”,更是全球设计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实用性和可靠性最强的渔船。

    船上设有15个养殖舱,单舱水体量比2个标准游泳池还多。全船养殖水体9万多立方米,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优鱼种的养殖,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约3700吨。这样的年养殖产量,比查干湖一年的捕获量还要大。
    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韶光说,“船载舱养”封闭式养殖模式和可游弋式的养殖方式,把传统的近岸养殖推向深远海养殖,开拓深远海空间。“在船上可以实现水体的交换,氧气的实时增加,水流、光照和投饲的控制,相当于把陆地的工厂化养殖搬到了海上,而且养殖周期可以缩短1/3以上。因为国信1号可以自由游弋,能够根据鱼类最适合的温度环境,选择适合的海域。我们冬天就去南方,夏天在北方,沿着我国海域进行游弋式作业,保证鱼的高品质,甚至是达到野生鱼类的品质。”

    “国信1号”的首站目的地是700海里外的福建宁德外海海域,在这里,首船鱼苗入舱,一艘大船满载山东这个海洋大省“向海洋要食物”的坚定决心,开启了“游弋之旅”。    收鱼了!首批65吨    游弋了整整一个夏季,在秋天到来的时候,收获也如约而至。      9月1日,“国信1号”的首批大黄鱼起鱼上市,首批起捕的大黄鱼约65吨,实现活鱼现捕、冰浆锁鲜冷链运输,第一时间到达百姓的餐桌。

    国信1号的大黄鱼起捕过程也呈现出科技的魅力。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养殖技术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吸鱼泵,把鱼从养殖舱吸出来,进入中央设备通道的休眠池,鱼儿进去很快冻僵动弹不得,急速降温让鱼儿休眠锁鲜,品质得以保证。鱼儿再被输送到加工车间里,全过程自动化,全流程可追溯。

    国信1号年产大黄鱼3700吨,产值超过4亿元,填补了世界深远海游弋式的养殖模式的空白,填补了“船载舱养”模式的空白,也填补了实现相对自动化的船岸一体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的空白,也在从船上到陆地到消费终端,打通产业链上实现了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那么,能向海洋要食物的国信1号可以复制吗?董韶光说,当前正在设计和建造第二艘和第三艘10万吨级的工船,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就会开工。而30万吨级的超大工船也在规划中,会复合更多功能。未来五年,国信集团将投资建设50艘养殖工船,整个船队的规模会在1000万吨以上,构建世界规模最大的深远海养殖团队。期待那个时候,千帆竞发,带着鱼苗游弋海洋,为山东、为中国向海洋“要”来更多优质蛋白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首次收获大黄鱼65吨